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大别山核心景区所在地,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桑蚕之乡” “茯苓之乡”。 近年来,罗田县通过培育产业扶贫共同体,集中力量扶持中药材、板栗、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用特色产业链串起贫困户。特别是为了做强茯苓产业,罗田县制定了《九资河茯苓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茯苓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水平大大提高,成为罗田县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 茯苓是寄居松木而生长的真菌,古人称之为“四时神药”。据《罗田县志》记载,罗田境内种植茯苓有2000多年的历史,九资河茯苓因其质优、药用价值高自古闻名中外。据《湖北贸易志》记载,从1872年起,九资河茯苓就经汉口、厦⻔、广州等商埠出口东南亚、日本及欧洲各国,被国外客商誉为中药珍品;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确定为出口免检商品;1957年被确定为中国茯苓外贸出口基地;1985年、1995年分别被国家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茯苓生产基地、中国茯苓重点生产基地;2007年九资河茯苓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田也因此获“中国茯苓之乡”的美誉。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目前,罗田茯苓种植面积达26000亩,年产鲜茯苓 30000吨,成品茯苓按品种分个苓类、平片类、刨片类、上切类、骰类、方类、潮苓类等共70多个花色品种,年创产值3.5亿元。 茯苓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可制成多种中西成药制剂以及各种保健品,茯苓还可制作成多种美味佳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罗田县将进一步提高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水平和提升深加工档次,让茯苓生产加工这个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再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2月25日,黄冈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开展2021年度第三次集中理论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视察湖北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
欢度元宵斟一杯幸福满满聚一家团团圆圆2月25日晚,一阵阵锣鼓声、喝彩声在燕儿谷农庄茶梅小镇上空奏响。由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骆驼坳文化站和凤山镇文化站协办的"花为媒以灯祈福 荡十五欢天喜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