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时代,给太多人带来了便利,出门只需带一个手机,就足以满足各类的生活需求。
可是,还有一群人,他们走得有点慢,即使费力追赶,也跟不上时代快速的脚步。
他们,就是老年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3月,我国的网民规模是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截止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5亿人,这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只有6056万人。
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是不上网的。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扫码,不会下载APP……
他们按照以前的规则生活了一辈子,却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事物好像只在一夜之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越来越便捷的社会里,老人们被抛在了最后面,被无处不在的智能科技弄得不知所措、寸步难行……
被时代抛弃的老人
如今,上到大的消费场所,下到小的商贩,到处都是移动支付。 据统计,我国2018年的移动支付规模高达227万亿元,移动支付已成为中国最主流的消费方法。
前段时间,67岁的谢大爷想去超市买点葡萄,在付款时却被告知不能用现金支付。
“我拿的是人民币啊,不是假币啊,你让我在那站着,羞辱我呢?羞辱我老头子不会用微信啊?”
前两天,湖北宜昌一名老人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她独自冒雨去交医保,却也被工作人员告知:“不收现金……”
老人瞬间满脸愁容,看着让人心疼。
如今,很多医院都需要网上挂号,老人们想看病,不会用手机挂号,总是跑个空。今年10月,四川成都63岁的李爷爷和老伴就是如此,为了就医,他们连转了好几趟车,才来到医院。白跑一趟的李爷爷情绪很激动:“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这种情况,很多老人都遭遇过。很多老人表示:“有时候挂号,人家用手机就办了,我就办不了。”
很多老人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也不会扫健康码,因此受到了很多歧视。
今年8月,黑龙江一位想要坐公交车,司机要求出示健康码。
可老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
出于规定,司机表示:没有就走不了。
老人不明白,明明投了币、带了口罩,为什么还不让自己坐车。
由于耽误了发车,很多乘客都骂老人:
自始至终,老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人这样骂。今年7月,辽宁大连一位老人乘坐地铁时,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由于没有健康码,不让坐地铁,但老人并不知道健康码是什么,一直反复确认:“要电话号码?”“没人给我通行证啊?”
今年春节时,一位来自安徽宿州58岁的大爷,连续跑了6趟火车站,只想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他不明白,以前背个行囊说回就回的家,为什么现在想回去,会这么难?
近日,一位94岁的老人激活社保卡的场景,更是看得人心酸。由于银行柜员机前的摄像头太高,他只能被家人抬着进行人脸识别。Video Loading 还有很多老人想办业务,但由于身体不便,询问是否可以代办时候,通常都得到这样的回复:“必须本人办理,不得代办。”太多太多类似事件,让人不得不意识到一件事:在智能化的今天,多数老人都被边缘化了。科技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不小心就把老人们落在了后面。在年轻时,他们也曾为建设祖国流过血汗、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只是因为现在大脑和身体机能衰退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就走得慢了一点。站在时代浪潮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回过头去,等一等他们呢?
他们没有被抛下
针对上面那些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难的问题,国家出手解决了!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里面都是一些切切实实给老人解决问题的好举措。
例如:关于“健康码”的问题,方案要求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
而且,要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简化操作,以适合老年人使用。
同时实现互通互认,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
在日常消费中,方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在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要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
对于水电气等缴纳,也要支持现金和银行卡等多种方式支付。
对于老人的就医问题,医院要提供手机、电话、现场等多渠道挂号方式,保证一定现场号源。
畅通家人、亲友、医生等代老年人挂号的渠道。保留人工窗口,为老人提供就医指导等服务。
而且,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还有很多举措例如老人网约车时,可以实现“一键叫车”,“优先派车”等功能。
更多举措可以戳下面图放大看,可谓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源:央视新闻)
其实,早在国家出台这项实施方案前,很多地区就已经开始在关照老年人了。十一假期时,新晋“网红城市”江苏无锡,一下子火了。 有网友在微博晒出一张照片,配文只有3个字:“无锡。善……”
因为他们特地为老人以及其它原因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了“无健康码通道”,所以被网友们大赞有人情味。莆田市第一医院门诊,也设置了无健康码无手机的填单处。
另外,南京老年大学还开设了智能手机培训班,帮助老人克服困难。四川卫健委要求四川各级医疗机构都要设立老人优先就医窗口,优先让老人挂号、缴费。国家把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里的每一点不便,都看成了一件必须解决的大事。
有句话叫: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检验着它的文明程度。不断进步着的社会文明,既要给站在时代潮头的人以充分的便利,也要给落在潮头后面的人群以充分的关照。 智叔突然想起在疫情期间,国外为了把呼吸机留给年轻人使用,不惜拔掉那些老人的呼吸机的新闻。当时,国外疫情严重,他们不得不拔掉65岁以上老人的呼吸机,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在西班牙,由于老伴儿没有床位,一个老奶奶无奈大声哭诉:我老伴儿情况非常严重,帮帮我们……
可她还是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老伴儿的床位,被医院让给更年轻的人。
如果疫情,就像是一场生存游戏,在国外,老人们就注定是第一批出局者。对所有感染的人,中国都做到了也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一位87岁老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中山医院的一位援鄂医生在推他去治疗的路上,陪他停下来,看了好一会儿许久未见的夕阳……
这大概是2020 年春天最美的夕阳了吧。
他们指着那片夕阳的光亮,仿佛那片夕阳就代表了生的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这个看夕阳的老人,最后被治愈回家了。
出院时,他拥抱了每一个医护人员。
王欣老人出院时拥抱医护人员 他感谢每一个医护人员的照顾,也感谢国家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理应给老人更多关爱。中国,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中国。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